禅心汇
  • 首页
  • 热点
  • 财经
  • 科技
  • 汽车
  • 房产
  • 消费
  • “羲和号”再现太阳暗条爆发三维动力学过程

    “羲和号”再现太阳暗条爆发三维动力学过程

    科技  |  02-14  |  7689个浏览

    记者6日从南京大学获悉,该校太阳物理团队基于“羲和号”全日面光谱成像,分别构建了一个太阳暗条和一个日珥的三维速度场。该研究成功再现了暗条、日珥等离子体物质的膨胀、抛射、回落、旋转和分裂等现象。相关成果近日刊发于国际学术期刊《天体物理学杂志快报》。“在高温、稀薄的日冕中,悬浮着一些...

  • 爆红的《幻兽帕鲁》,点燃了新一轮云服务大战

    爆红的《幻兽帕鲁》,点燃了新一轮云服务大战

    科技  |  02-14  |  7004个浏览

    提到近期最火的游戏,就非日本开发商Pocketpair在新年伊始上线的开放世界生存建造游戏《幻兽帕鲁》(Palworld)莫属了。其发售24小时销量就超过200万份,半个月时间在Steam销量达1200万份,在Xbox上的玩家数量也已达到700万、更是成为了微软XGP有史以来用户...

  • 联想春日列车启航 全栈智能加速智能化转型每一步

    联想春日列车启航 全栈智能加速智能化转型每一步

    科技  |  02-14  |  7883个浏览

    春节假期期间,“开往春天的列车”——重庆轻轨2号线列车焕然一新。以“联想全栈智能,让世界充满AI,从春天开始”为主题的轻轨广告全新亮相,与滚滚向前的列车一起,加速驶向智能化的春天。在加速行业智能化转型的进程中,联想通过AI内嵌的智能终端、AI导向的基础设施及AI原生的方案服务全栈...

  • “抗癌明星药”生物合成为何能引发关注

    “抗癌明星药”生物合成为何能引发关注

    科技  |  02-14  |  6942个浏览

    马昕怡“我病了三年,4万块钱一瓶的药我吃了三年,房子吃没了,家人被我吃垮了。”电影《我不是药神》中一段话让不少人潸然泪下,吃不起的“天价救命药”背后是欧美制药企业对于专利技术的垄断。如何让更多人能够吃上“更便宜、更有效”的救命药?自主研发是关键。为解决“明星抗癌药”紫杉醇生物合成...

  • 用青春托起国产战机的新高度

    用青春托起国产战机的新高度

    科技  |  02-14  |  4526个浏览

    .TRS_Editor P{line-height:2;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DIV{line-height:2;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TD{line-...

  • iQOO Z9 手机现身 Geekbench 跑分平台,搭载天玑 7200 处理器

    科技  |  02-14  |  7777个浏览

    IT之家 2 月 18 日消息,日前有一款型号为 I2302 的 vivo 手机现身跑分平台 Geekbench,预计为 iQOO Z9 手机。在 Geekbench 6.2.2 版本中,这款测试机型取得了单核 1182 分,多核 1883 分的成绩,搭载安卓 14 系统,CPU...

  • 科学家发现绕转最快的特殊双星引力波源

    科学家发现绕转最快的特殊双星引力波源

    科技  |  02-14  |  6547个浏览

    国家天文台兴隆观测站的清华大学-马化腾巡天望远镜(2020年1月摄)。新华社发(清华大学供图)新华社北京2月10日电中外科学家最近发现了一个由白矮星和热亚矮星组成的双星系统,这两颗星正以破记录的极快速度相互绕转,能够在毫赫兹频段产生很强的引力波辐射,引力波信号有望被未来的空间引力...

  • 大漠枣乡的青春之歌

    大漠枣乡的青春之歌

    科技  |  02-14  |  4554个浏览

    11月的南疆,渐入深冬,片片枣园悄然“休眠”,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学院研究生张莹终于回到学校。“正好利用这段时间,把从新疆带回的一批样品做室内试验和数据分析。”张莹笑言:枣园能“休眠”,人可不能闲。2021年,本科毕业的张莹选择继续攻读硕士,跟随韩刚副研究员开展红枣研究。学校选育的...

  • 推动“聪明车”驶上“智慧路”

    推动“聪明车”驶上“智慧路”

    科技  |  02-14  |  8206个浏览

    我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化发展迈出关键一步。近期,工业和信息化部等4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开展智能网联汽车准入和上路通行试点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首次针对搭载L3级和L4级自动驾驶系统的智能网联汽车开展准入试点、在限定区域内上路通行试点。这意味着我国高阶自动驾驶商业化进程将...

  • 【必买】年终奖买什么?收好这份商务人士手机推荐清单

    【必买】年终奖买什么?收好这份商务人士手机推荐清单

    科技  |  02-14  |  4929个浏览

    如今,商务手机已成为高效办公、安全通讯与便捷生活的必备工具。对于在2024年考虑升级设备的商务人士而言,选择一款集强大性能、生产力工具和严格安全加密于一身的手机至关重要。以下是一份精心挑选的年度商务手机推荐清单,旨在满足不同层次商务用户的需求:OPPO Find X7 Ultra...

  • 烟灶厨电、“家务助手”畅销 消费者追求性价比 从业者“主动出击”

    烟灶厨电、“家务助手”畅销 消费者追求性价比 从业者“主动出击”

    科技  |  02-14  |  8343个浏览

    季节天气和春节假期影响,家电消费“红火”。财联社记者从走访门店和第三方数据公司获悉,1月家电消费数据同比增速较高。春节促销期间,烟灶厨电、取暖除湿、“家务助手”等家电产品热销。值得关注的是,在“性价比”消费风潮兴起后,从业人员的销售策略正在转变。其期望通过主动走出去和提高服务质量...

  • Android 15 新增“通知冷却”功能,再也不怕群聊轰炸

    科技  |  02-14  |  8197个浏览

    IT之家 2 月 18 日消息,厌倦了手机因同一来源的连续通知而振个不停吗?在最近发布的 Android 15 首个开发者预览版中,谷歌推出了一项名为“通知冷却”的新功能,旨在解决这一恼人的问题。IT之家注意到,“通知冷却”功能默认开启,用户可以选择将其应用于所有通知或仅限于对话...


  • 封面上除了古早的苹果 logo,还有这么一行大字:

    在美国 2.35 亿的人口中,只有一小撮人会用电脑。

    翻开扉页,你会看到下半句:

    如今,Macintosh 应运而生,它属于我们大多数人。

    响亮的宣言右侧,是初代 Mac 的模样。请记住它的样子,视频后面,我会带你找出彩蛋。


    在这份手册面世后的 40 年里,Mac 的造型在变,处理平台在变,甚至有段时间还被乔布斯改名为 「the Bicycle」自行车,没想到吧?但有件事一直没变,就是人们对 Mac 的喜爱。

    相比乐高、可口可乐、Nike 跑鞋,电子世界的迭代极快,Mac 的经久不衰更显不易。苹果究竟是怎么做到的?

    让我们先把视线拉回 40 年前的这张照片。你看出了哪些端倪?

    最抢眼的,莫过于屏幕上的 Hello。如今激活新 Mac 的时候,你仍会看见它。

    再看初代 Mac 的造型,有没有觉得眼熟?

    天才设计师苏珊·卡尔,根据它设计出的 Happy Mac 图标,现在依然活跃在 Mac 里。当你点击访达,就能看见这抹微笑。甚至当你使用 FaceID 付款,它也会跳出来,仿佛在说又买了啥好东西?




    这些不起眼的小细节,透露了 Mac 历久弥新的第一个原因:产品使命与创造精神的传承。

    上世纪 80 年代,一台高端电脑的售价在 2000-5000 美元不等。Mac 团队创始人拉斯金,提出了一个愿景:电脑要像家用电器一样操作简单,并且将屏幕、键盘和电脑本身整合为一体。重要的是,售价仅为 1000 美元。

    所以近十年来,每代 MacBook Air 的起售价,都保持在 1000 美元左右。

    在研发初代 Mac 时,乔布斯执意去掉风扇,认为风扇的噪音会干扰用户,且有悖于禅意。在当时的技术条件下,这样的异想天开,让初代 Mac 获得了「米色烤面包机」的称号。

    但乔布斯毕生追求的这一愿景,并未因他离世而被搁置。苹果后续推出的 12 英寸 MacBook、MacBook Air,都采用了无风扇的设计。而且 M 系列芯片到来后,在 Pro 级的 Mac 上,你也很少听到风扇转动的声音。

    乔布斯还十分欣赏奔驰汽车线条与细节,认为 Mac 的目标,是打造成引领潮流的艺术品,而非追随潮流。因此 Mac 的外观即便在不断改变,但设计理念一直未变。我们在 Apple Store 问及消费者选择 Mac 的原因时,「好看」这个答案频繁地被提到:

    「我觉得就是苹果产品,它最大的优点就是它长得比较好看。」

    「所以我选它,是因为它很好看,一开始的时候,哈哈哈。 」

    「首先是我喜欢 Apple,然后它长得很好看。」

    现在,或许你能明白,「传承」一词在 Mac 身上的表现,以及对于 Mac 的意义了。而传承,也离不开 Mac 背后专一的、稳定的团队。

    I think having continuity in a lot of the team certainly helps. There are still many people that were around when I started, which is great.我想团队的延续性是特别重要的一件事,许多(20 年前)和我一起开始工作的人,至今仍在团队中,这真的很棒。

    现在,让我们再翻回 1984 年的那本手册,扉页的标题,暗藏着 Mac 的第二个杀手锏:为多数人设计。

    苹果为贯彻这句话,做了两个行动。

    我们先从手册里的这个词讲起—— easy,简单,也就是用户友好。


    这一点,从苹果的命名就能看出。最初,乔布斯给公司起名的时候,刚从一个苹果农场回来,他认为 Apple 听上去有趣、有活力、不吓人,能够削弱「电脑」这个词的锐气。

    后来,苹果公司干脆直接用 Mac 指代苹果电脑,它脱胎于苹果的一个品种,叫 McIntosh。乔布斯还要求电脑的外形必须富有亲和力,最好像一张人脸。

    这在 1984,那个电脑被视为「不祥之物」的年代,有效地拉近了用户的心理距离。

    拉近情感只是第一步,更重要的,是降低用户的上手难度。

    还记得前面说的「Hello」界面吗?它可不仅是为了美观而设计的。在当时,苹果的潜台词是:「快看啊,Mac 有独特的图形用户界面,上手很简单」。

    这里的历史背景是,当时大多数电脑还在使用命令行界面,用电脑就像写代码,可太难了。


    这与 Mac 上简明易懂的图形界面,产生了强烈的对比。正如手册写的那样:只要你会点击,你就会使用 Mac。


    这对于苹果意义非凡,以至于你打开屏幕保护程序,还能看到「Hello」你好,以及显眼的「graphy」图形。


    简单、友好的特点,在 40 年后的 Mac 身上,依然旗帜鲜明。我们在 Apple Store 驻守期间,看到各种年龄阶段的人,试用或购买 Mac。从几岁的小朋友,到年近 70 的爷爷,横跨各个年龄段,绝不仅仅是我们刻板印象中的年轻人。

    在采访中,他们常常提到,用 Mac 不需要了解分区存储,比如 C 盘、D 盘。也没有各种弹窗,不需要装杀毒软件,以及隔三差五地清理系统垃圾,简单省心。

    这种省心与用户友好,也体现在平均 5-6 年的换机周期上。小部分采访对象,会更久才换新:

    「我现在用的是第二台,型号是 MacBook Air,M2 芯片的 13 寸的,然后我第一台是快 9 年前的。」「这部电脑也用了有将近快十年了哈?对对。最近有在考虑换新吗?能用就不换,哈哈。」「这个我也可以回答,我的上一部 MacBook 是上大学的时候买的,用了快 10 年,去年换的 M1 Pro。」

    降低上手门槛,从而老少咸宜,是苹果践行「为多数人设计」的两个行动之一。另一个行动,则起源于乔布斯画的两条线。

    1997 年,乔布斯回归苹果后,为 Mac 产品线重新梳理目标。他在白板上画了一横一竖,横线两端是台式与便携,竖线两端是消费级与专业级。乔布斯说,他们的工作就是做四个伟大的产品,每格一个。

    时至今日,Mac 家族已经有六款产品,均匀地分布在四象限里,为各种职业群体、各类使用场景,都提供了相应的选项。

    Maybe you think about it, or I think a way for me to really easily digest this is that we make it possible for you to use the right device for the right application at any time.也许你可以这样理解,我们的目标就是让你在任何时候,都能够根据需求,选择最合适的设备来完成工作。

    吊诡的是,每次有 Mac 新品发布,评测媒体们包括我们自己,都会以渲染视频、3D 建模等创意工作内容,来衡量其性能水平。似乎,Mac 的主要受众,就是创意工作者。

    在 Apple Store 待了三天,这个刻板印象被彻底击碎。我们遇到了各种职业的 Mac 用户。除了设计师、影音工作者、开发者,还有一些群体占比显著,比如文职人员、学生、家庭用户、教师和律师。

    I would say in the overall set of customer experiences that we"re trying to create, they"re a very important part of that.在我们努力打造的产品体验中,创意工作确实是至关重要的一部分。

    Some people say that the Mac is only suitable for creative professionals. Would it be a misconception? 有些人认为 Mac 只适合创意工作者,这样的观点是不对的?

    Absolutely. I think especially when we"re talking about computers like the 13 inch and 15 inch MacBook Air, we think of those as computers for everyone, right? That having that offering in the consumer laptop space means that even more people, especially students that maybe come into apple on an iPad, can then graduate to a laptop.And because the ecosystem works so well together, transition fluidly and be able to move from one platform form to the other really seamlessly.你说的没错,尤其是我们谈到的 13 和 15 英寸的 MacBook Air,它们是面向所有人设计的,对吧?这样的产品在消费级笔记本市场的存在,意味着更多的人,尤其是那些可能最初通过 iPad 接触苹果生态系统的学生,能够顺利过渡到使用笔记本电脑。而且,由于苹果的整个生态系统协作得如此完美,他们可以轻松地在不同平台之间切换,实现真正的无缝衔接。

    Kate 的这个回答,包含了 Mac 经久不衰的第三个原因:产品生态。

    采访中,我们发现第一次购买 Mac 的群体里,大部分已有苹果的其他产品,比如 iPhone、iPad。如果你也是,来弹幕扣个 1。

    他们有的是因为其他产品体验不错,转而好奇 Mac,拥抱 Mac;有的则是希望体验到完整的生态功能,例如隔空投送、连续互通等等。

    多种多样但体验如一的产品线,是苹果几十年来构筑的护城河。iPhone、iPad 产品线,已不觉间反哺 Mac 多年。

    在 Apple Store 的那三天,我们从早到晚地观察顾客,观察员工,观察他们交流了什么。在不采访,静静观察的时候,我找到了第四个关键词:服务。

    这里不是老生常谈的什么员工很热情,问答很友善,因为在其他品牌的门店,你也能看到,它不是 Mac 的独家竞争力。

    走进 Apple Store,你能发现每个产品,间距一致,线缆整齐,甚至 Mac 的开合角度也有被精心设计过。员工也会定时擦拭键盘、屏幕,保持整洁。

    这源于苹果前 CEO 马库拉的营销哲学,他强调三个原则:共鸣、专注和灌输。前两个词容易理解,但「灌输」有点晦涩。

    马库拉认为,人们确实会以貌取物,如果苹果用潦草马虎的方式来展示产品,顾客就会认为产品也是潦草马虎的。如果以创新、专业的方式展示产品,那么优质的形象就会被灌输到顾客的思想中。

    而专业地展示产品,本质上也是一种服务。没人愿意触摸沾染油渍的键盘,特定的开合角度,为不同身高的顾客,取了一个视角的中间值。

    另一个独特的服务,是免费且丰富的课程。

    在 Mac 课程里,培训师会告诉你如何快速入门 Mac,如何设置 Mac 让其更好用,比如可能你还不知道,设置中打开「三指拖移」,移动窗口或复制文字时更高效。

    培训师告诉我们,苹果很欢迎没用过 Mac 的人来上课,店内会备上最新款的 MacBook Pro,供课程里深入体验,帮你做出选购决策。

    一位在 Apple Store 工作了 13 年的培训师,说他遇到过很多让人印象深刻的学生。比如有 86 岁的老爷爷,来学习用 Mac 录入自己毕生收藏的唱片和卡带。有一些摄影爱好者,会提前预约课程,然后满心欢喜地分享近期大作。

    这是 Apple Store 社区文化的一角,也是乔布斯引以为傲的一点。乔布斯有句话很出圈:

    微软唯一的问题就是他们没有品位,一点儿都没有。

    但后半句知道的人不多:

    并不是狭义上的没有品位,而是广义上的,他们没有独到的见解,也不会在产品中注入多少文化……

    这也是 Mac 的竞争力之一,用服务塑造文化,这会回馈到产品本身。

    And you see people, I"m sure you see it both in the media here in China and then live, like people keep these things a long time.They"re a little bit beat up and warn, but people don" alt="对话苹果硬件工程副总裁,采访数十人,我们找到了 Mac 40 年生生不息的秘密">

    对话苹果硬件工程副总裁,采访数十人,我们找到了 Mac 40 年生生不息的秘密

    科技  |  02-14  |  5169个浏览

    Mac 最近度过了 40 周年生日。在过去一段时间,我们专访了苹果硬件工程副总裁 Kate Bergeron,在深圳和广州的 Ap pleStore 驻守了三天,研读了多份书籍资料。我想,我们找到了 Mac 历久弥新的答案。*以下是视频文字版:这是一本宣传手册,它来自 1984...

  • 真·降维打击,Sora与Runway、Pika的对比来了,震撼效果背后是物理引擎模拟现实世界

    真·降维打击,Sora与Runway、Pika的对比来了,震撼效果背后是物理引擎模拟现实世界

    科技  |  02-14  |  8972个浏览

    昨天,OpenAI 发布的首个文本生成视频模型 Sora 引爆了社区,其生成的长达 1 分钟的高清、流畅视频令人们惊叹不已,直呼‘好莱坞的时代结束了’。仅仅一年时间,文本生成视频的效果迎来了质的飞跃。图源:https://twitter.com/samsheffer/status...

  • 试验证明我国深部砂岩咸水层可封存二氧化碳

    试验证明我国深部砂岩咸水层可封存二氧化碳

    科技  |  02-13  |  4905个浏览

    31日,记者从黑龙江省生态地质调查研究院获悉,该院教授级高工马永法研究团队负责实施的松辽盆地林甸地区深部咸水层CO2地质封存项目取得阶段性进展:该院首次开展深部砂岩咸水层CO2—水混合溶解注入试验,证明深部咸水层CO2地质封存可注入性良好,单井注入流量超24.3立方米/小时。当前...

  • 梦回2020 苹果iPhone 16再次使用垂直镜头排列

    科技  |  02-13  |  7646个浏览

    据爆料者Majin Bu透露,iPhone 16确实采用了垂直排列,并放出了疑似相机模组的照片,垂直排列的模组十分明显,非对角线的设计与上一代也有着十分明显的差异性。此前曾有消息称,苹果iPhone 16将会采用垂直排列的双摄镜头区域,而非此前使用的矩阵式斜线排列。在辨识度方面,...

  • 小行星表面第一次探测到水分子

    小行星表面第一次探测到水分子

    科技  |  02-13  |  8439个浏览

    利用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现已退役的索菲亚平流层红外天文台(SOFIA)提供的数据,美国西南研究所科学家首次在两颗小行星的表面探测到水分子。这一发现为揭示太阳系中水的分布提供了新线索。相关论文发表于最新一期《行星科学杂志》。研究团队利用SOFIA收集的数据研究了4颗富含硅...

  • Lyft第四季度营收12.25亿美元 净亏损同比收窄

    Lyft第四季度营收12.25亿美元 净亏损同比收窄

    科技  |  02-13  |  8688个浏览

    新浪科技讯 北京时间2月14日早间消息,美国网约车公司Lyft今日公布了该公司的2023财年第四季度及全年财报。报告显示,Lyft第四季度营收为12.25亿美元,与上年同期的11.75亿美元相比增长4%,与上一季度的11.58亿美元相比也有所增长;净亏损为2630万美元,与上年同...

  • Bose Ultra Open Earbuds开放式耳机上手快评

    Bose Ultra Open Earbuds开放式耳机上手快评

    科技  |  02-13  |  8234个浏览

    这个春节假期,Bose推出了一款全新的开放式耳机Ultra Open Earbuds。全新的夹耳式设计,全新的聆听体验和交互方式,甚至不需要放在耳朵里,因此这款耳机就是专为全天候佩戴而设计的。我们知道,开放式耳机旨在帮助使用者与周围的世界保持联系,而不是隔绝它。新款Ultra O...

  • 预制菜销售火爆 上市公司全力备战“年夜饭”

    预制菜销售火爆 上市公司全力备战“年夜饭”

    科技  |  02-13  |  8614个浏览

    2024年春节将至,年夜饭再度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微博上“年夜饭预制菜消费,七成是年轻人”“年夜饭你会选择预制菜吗”两个话题已经引发了超7000万阅读和近4万条讨论。近日,中国证券报记者在北京、济南等多个商超、热门饭店实地探访发现,预制菜销售火爆,成为年货的关注热点之一。此外,相...

  • 极星首款手机曝光:疑似无界版魅族20手机换壳

    科技  |  02-13  |  6560个浏览

    极星手机Polestar Phone已现身IMEI数据库,该机就是无界版魅族20手机换壳,采用相同的规格配置,搭载高通骁龙8 Gen 2处理器。近年来,随着万物互联技术驶入深水区,诸多汽车、手机厂商纷纷跨界,推出手机或汽车产品。最近,又有一家汽车企业的手机产品曝光了。外媒爆料称,...

  • 山东省海上航天装备技术创新中心第十次保障海上卫星成功发射

    山东省海上航天装备技术创新中心第十次保障海上卫星成功发射

    科技  |  02-13  |  7940个浏览

    2月3日11时06分,捷龙三号遥三运载火箭在广东阳江附近海域发射升空,顺利将搭载的“烟台二号”等9颗卫星送入预定轨道,发射获得圆满成功。鲁东大学山东省海上航天装备技术创新中心负责此次海上远距离发射测试方案制定、全流程振动与姿态监测保障等工作,这也是鲁东大学实现助力海上发射“十发十...

  • 全文 | 阿里巴巴Q3业绩会:高管回应扩大回购、搁置盒马IPO等

    全文 | 阿里巴巴Q3业绩会:高管回应扩大回购、搁置盒马IPO等

    科技  |  02-13  |  7930个浏览

    发布了截至2023年12月31日的2024财年第三财季财报:营收为2603.48亿元,同比增长5%。净利润为107.17亿元,同比下滑77%;不按美国通用会计准则,净利润为479.51亿元,同比下滑4%(注:阿里财年与自然年不同步,2023年4月1日至2024年3月31日为202...

  • 报告显示:北京地区集成电路、智能网联汽车、医药健康等领域人才需求旺盛

    报告显示:北京地区集成电路、智能网联汽车、医药健康等领域人才需求旺盛

    科技  |  02-13  |  8908个浏览

    “截至2022年底,北京地区人才资源总量达到796.8万人,集成电路、智能网联汽车、医药健康等领域人才需求旺盛。”近日,第二十届中国人力资源管理新年报告会暨中国人才发展高峰论坛在中国人民大学举办,会上发布了《北京地区人才资源统计报告(2022)》(北京人才白皮书)和《北京人才发展...

  • 苹果据称仍在开发折叠屏iPhone 最早2026年面世

    苹果据称仍在开发折叠屏iPhone 最早2026年面世

    科技  |  02-13  |  5503个浏览

    尽管苹果的最新财报显示,iPhone在全球市场需求依旧强劲。但随着各大手机厂商相继推出更为成熟的折叠屏手机产品,苹果显然也感受到了压力,不得不加快开发竞品以争夺市场份额。据悉,苹果公司经过五年多研发的折叠屏iPhone预计短期内仍然难以面世,不过,该公司仍在持续探索该产品的设计。...

  • 当电线遇上大功率,一场“热”战即将上演!

    当电线遇上大功率,一场“热”战即将上演!

    科技  |  02-13  |  5880个浏览

    你知道吗?你知道吗?你知道吗?那些看似普通的电线其实也有它们的“脾气”当你把它们卷得紧紧的又让它们超负荷工作时它们可是会“发火”的!实验告诉你真相实验人员拿起一个电热水壶电线就开始“热身”了温度蹭蹭蹭往上涨再加两个热水壶哇塞!4500瓦的大功率电线都要忙不过来了温度直接破百!这时...

  • 去集市打卡成新时尚

    去集市打卡成新时尚

    科技  |  02-13  |  5951个浏览

    去集市打卡成新时尚去集市打卡成新时尚民调显示一线城市受访青年最期待城里有更多大集在鳞次栉比的摊位中畅快采购,在吆喝叫卖声中感受生活气息。如今,城市周边的大集成为不少年轻人新的打卡地。近日,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wenjuan.com)发布的一项有1333名青年参与的...

  • 向“新”而行看协同——京津冀联合打造科创新生态

    向“新”而行看协同——京津冀联合打造科创新生态

    科技  |  02-13  |  9212个浏览

    新华社天津2月6日电题:向“新”而行看协同——京津冀联合打造科创新生态开“新”路、破“新”局、育“新”苗。京津冀作为引领全国高质量发展的三大重要动力源之一,有着扎实的创新基础和雄厚的实力。“协同而行”十年来,三地携手打造创新共同体,激发发展新活力。开“新”路晨光刚爬上枝头,科芯(...

  • 全球最大固体运载火箭引力一号首飞成功

    全球最大固体运载火箭引力一号首飞成功

    科技  |  02-13  |  5956个浏览

    山东烟台1月11日电北京时间2024年1月11日13时30分,我国在山东海阳附近海域,成功发射由东方空间公司自主研制的引力一号遥一商业运载火箭,将搭载的云遥一号18~20星3颗卫星顺利送入预定轨道,飞行试验任务获得圆满成功。此次任务是引力一号运载火箭的首次飞行,创造了全球最大固体...

  • 更好满足“银发潮”下多元需求

    更好满足“银发潮”下多元需求

    科技  |  02-13  |  4560个浏览

    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关于发展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的意见》,提出4个方面26项举措。这是对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有关要求的贯彻落实,也释放出加快建设老龄事业和养老服务体系的明确信号。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3年末,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29697万人,占全国人口的21.1%,其中65...

‹‹ ‹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 ››

文章排行

  • 月榜
  • 年榜

1上海车展新品折射车企战略方向

2爬坡过坎向新行——重庆汽车产业跃升记

3第五届消博会丨“购物车”里的消费“新”风尚

4两部门:在银行信贷等业务领域开展审计报告批量查验试点

5多地政策“组合拳”加力稳楼市

6智谱 AI 启动 A 股 IPO 辅导 成 “大模型六小虎” 首家冲刺上市企业

7走进民企看发展︱从实验室到高原盐湖 解码这家企业的“吸附力”创新密码

8房地产市场延续止跌回稳走势

9首季中国经济观察丨规模增长、质量提升,首季外贸成绩单展现中国经济韧性

10新能源汽车一季度开门红 多方利好激发产业持续动能

1-

2金龙鱼开启品质见证之旅,为国民健康而生!

3国台酒文化与新技术融合传播发布会举行

4白象中国面携手与辉同行阅山河,解锁多“面”陕西

5多地加大补贴力度 促进汽车以旧换新

6《赶大营》建组:再现津商史诗 感悟家国情怀

7甘肃外送电和新能源发电增长加快

8《时光正好》温暖治愈都市中年女性

9内蒙古:“绿色算力”赋能“东数西算”

10“丑鞋”SHAKA入局 户外赛道越来越挤

最近发表

  • 活跃度提升 “好房子”受期待——“五一”假期多地楼市观察
  • 2024年A股韧性尽显 新质生产力动能突出
  • 供需两旺!我国假日旅游消费热度再创新高
  • 从更新指南到“秘密”递表 港股IPO“科企专线”正式推出
  • 新华全媒+丨金融部门打出重磅“组合拳” 释放稳市场稳预期强信号
  • 同比增长近4倍!北方最大邮轮母港见证“五一”假期“邮轮热”
  • “好房子”有了“硬杠杠”
  • 上汽华为合作车型尚界落地上海临港生产
  • “最年轻城市”正在建设“最宜老城市”——深圳科技发力打造“银发经济”新生态
  • 半导体设备行业持续回暖 多家上市公司去年营收净利双增长

网站分类

  • 热点
  • 财经
  • 科技
  • 汽车
  • 房产
  • 消费

版权所有:禅心汇 苏ICP备2024068752号-1 苏公网安备32021102001757号
Powered By Z-BlogPHP Theme By zblog老白